“榻,是如何来的?”
“榻,代表着什么?”
“它的身上,又有哪些流传至今的文化典故?”
榻是一种在唐朝时期被广泛使用的家具。宋朝以前,床和榻的概念并不分明,榻也可以用作床,可以说榻是床的一种,也可以说床属于榻的一种。
榻也是一件多功能的家具,其上会放置矮几,几上置茶具、书卷或摆设,几的两侧铺设坐褥、隐枕,放置于厅堂、书斋等高雅场所。
历史上关于榻有很多故事,最典型的故事就是宋太祖赵匡胤。
他的一句名言就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的他,面对割据动荡的历史局面,以及虎视眈眈的残余政权,自然十分担忧,说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好像是一种担心。
这里所说的“榻”,显然是睡觉来用的。
跟榻相关的有一个词是我们今天还在使用的, 叫“下榻”。
就是出差,说您在哪儿下榻呀?榻是睡觉的,床也是睡觉的,可是睡觉却说“上床”,那么它为什么叫“下榻”,不叫“上榻”呢?
这就有个历史故事,东汉有一个名臣陈蕃,他性情耿直,为官清正廉洁,选贤与能,因公务繁忙,极少接待宾客,特设专榻。
这榻平日是挂在墙上的,若来了重要的客人,才将榻从墙上放下,让其留宿,所以叫“下榻”。
#床榻与屏风的结合
自东汉起,各种坐具、床具加装短足,座面、床面被抬离地面,这时,人们出于习惯,把小屏风也移至到座面上、床面上。
因而床或榻常与屏风组合在一起,渐渐形成各种“屏榻”及屏风围合构成的“同屏式架子床”,与明代的架子床相似,折叠连屏的遮挡,可防风、保暖,提高私密性。
如东晋画家顾恺之所绘的《女史箴图》中,就有具体的形制和式样。
这张床的床面低矮,以框形四足作为支撑,配有华美的平顶帷帐。
整张床最令人惊叹的地方,在于运用屏风来充当了床栏的角色,在本该是床栏的位置,沿着床的四周,安放了一圈连屛式的折叠屏风。
至明代后,架子床的出现使中国人的睡觉有了大睡和小睡之分。
所谓大睡就是夜间睡觉,小睡就是休息,午睡。
那么我们一般的情况下大睡是在架子床或拔步床中完成;小睡是在榻或者罗汉床上完成。
榻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样式和风格各有不同,但是却具有方便实用的特点。
这期小编带大家了解了“榻”背后的故事,下期小编会继续为大家解密更多红木家具的故事,大家如果感兴趣记得要持续关注我们哦!下期不见不散。
以上部分文献来源互联网,仅供学习交流勿作商业用途,若有侵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
运营:生态图像库 支持:关注森林网
京ICP备05067984号-28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