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业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首页 > 生态摄影 > 纪实 >

打草席 穿梭在指尖的技艺

媒体:原创  作者:孔宾
专业号:孔宾 2022/12/12 9:42:40

从小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对农村打草席并不陌生,提及这一老物件,兴许现在年过不惑之年的众多农村人都亲眼见过或亲手打过草席。打草席是农村一个时代的产物和标记,随着社会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农村草席市场需求亦越来越萧条,打草席之人的技艺随着滚滚前进的发展车轮渐渐淡出了众多人视线。

八十年代末期离开农村,随后当兵参加工作,离开农村,儿时留在记忆之中有关打草席的画面也渐行渐远。作为一名人文纪实摄影人,我曾多次对自己许下承诺,有时间有机会一定要多深入农村,把打草席的时代产物用影像记录于当下。时间在悄然无声从指尖偷偷流逝,一晃多年过去,打草席的现实影像始终未能完成,遗憾之余,我在众多农村村史馆看见了打草席使用的席子架。带着众多疑惑,我曾一遍遍问自己,当下的农村还会有人打草席?现在的草席还有用武之地?草席真的退出了历史舞台?难道席子架真的只能在寂静的村史馆积满历史的灰尘当摆件供人们参观?其实未然,2022年盛夏,我在异龙湖依山畔水的罗色湾,偶遇现年83岁的耄耋老妪普彩英在自己农家小院独自打草席画面,这对喜欢人文纪实摄影的我来讲,心中颇感窃喜,纪录完成农村这一传统老物件自然是头等大事。普大妈家的小院属土木结构瓦房,外表看上去虽显几分陈旧,但院内宽敞、明亮、舒适、清凉,围坐在席子架前,左手扶尺,右手穿草送棍,在一来一回手指间,稻草在手指和筋线间在穿梭。一床草席,一段记忆,哪怕社会再发展,生活水平再高,席子市场售价再低,普大妈一辈子没有舍得放下打草席这门技艺。自23岁嫁到罗色湾60年来,在闲暇之余,在平淡的岁月中普彩英依然在用双手延续着打草席这门技艺。拎棍、编草、穿线、送草、拉棍、压尺,在反反复复来回间,仔细端详着眼前这位面善慈祥的老阿妈,让人不由想起,这似乎就是千千万万个农村家庭中任劳任怨、操劳一辈子的奶奶、外婆身影。


_DSC5425

在儿时的记忆中,坝区里农村人几乎家家户户打草席,虽说一床草席卖不了多少钱,但亦可贴补家用。打草席需要席子架,架子长约2米,宽约1.2米,在席子架内侧左右两边分别拴有线条挂住尺,尺的中间凿有空,在尺的下面有跟杆子,把山草或丝线绕在尺的上下端穿过尺空拴紧于木棍后,并可以开始打草席了。打草席所需的原材料全是晒干的稻草。常规下,打草席需要两人密切合作,一人坐在席子架的正面扶尺压草,另一人坐在席子架右侧拎棍送草,扶尺人抬起尺,拎棍送草人急忙在木棍顶端用双手编好稻草,沿着筋线的中间,迅速用棍子将稻草送过去,扶尺人解开棍子顶端的稻草,再遍几根稻草固定于棍尖,让送草人用力拉回,待拎棍人拉完编草的棍子,扶尺人迅速用力把尺压三、至四下,一来一回间,打席子就是这么密切配合操作。在农村人看来,打草席不属什么技术活,不需要什么文化程度,一看并知能懂,一学就会。在那特殊的历史年代,张家大婶到李家大妈家串门,如遇到打席子缺人手,人人都会乐意顺势坐下应急帮个忙。一床席子打好后,并不可以立即上市销售,还需要自然晾晒,用剪子或镰刀修去面上和两端的毛屑,使席子平整光滑,这样才能确保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盛夏的异龙湖畔,室外烈日当空,骄阳似火,身处普大妈的农家小院,却是让人感到清凉与舒适。普大妈在忙碌间一刻也没有冷落我,在主动与我搭讪聊天的同时,吩咐老伴起身给我泡杯热茶,瞅着火辣辣的骄阳,普大妈为了给我解暑解乏,再次安排老伴拎着竹兜,采摘自家门前种植的水晶葡萄和水蜜桃让我品尝。才一会儿功夫,一小兜桃子和葡萄并摆到了我的面前,面对二老的盛情,我不好再作推辞,顺手拈了两颗葡萄放入口中,甜滋滋的味道沿着舌尖进入食道直入胃里,慢慢回味,让人顿生温暖,这份暖来自普大妈和老伴的对我的真情实意。在喝茶品水果其间,普大妈告诉我,现在,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打草席面临众多冲击,市场前景萧条,主要表现为,一是很多地方不种水稻,打席子所需材料(稻草)短缺;二是打席子耗工耗时,一天到晚打不了几床,收入低;三是市场冲击大,以前可以打滑席供人们铺床睡觉,现在人们睡觉铺床全是席梦思床垫,滑席已经无用武之地;四是现在草席市场需求量较少,产品过剩积压过多。普大妈说,现在已经不打滑席了,只能打草席,每床草席市场售价才2元多,价钱太低,收入微博,有劳动力的人家都不愿打,都去栽田种地或外出打工了。在罗色湾村,我了解到,现仍在打草席之人寥寥无几,依然在坚持的都是年愈古稀的几位老妪,她们年岁偏大,身体带病,做不了重体力劳动,多数时间只能独自在家靠打草席打发闲暇时光,挣点零花钱贴补家用。


_DSC3999

在普大妈家小院,我看到,现在的打草席亦由原来的两人简化到只需要一个人操作即可完成了,虽说一个人打草席速度较慢,效率较低,但省工省事,适合独处的老年人打发闲暇时光。晌午吃过饭收洗碗筷完毕,杨大妈又如同往常一样来到邻居老姐姐普大妈家串门拉家常,迈着蹒跚的步伐,才刚提腿迈进普大妈家小院,看见老姐姐双手还在忙碌不停打着草席,杨大妈风趣地问:“老姐姐,今天草席打得几床了,打草席的钱给够买斤肉补补身体了?普大妈亦是幽默做出回应,今天的目标是打满10床,从早上到现在才打了5床,任务还没完成,还得加油干,不然肉吃不成了”。


_DSC5331

两人围坐在席子架前,你一言我一语一会儿聊着家长里短,一会儿聊着属于她们的芳华,寂静的小院不时飘出爽朗的笑声。看着杨大妈面容憔悴,满头银发,我风趣对她说,杨大妈,你现在已是耄耋之年,儿孙满堂,辛苦劳累了一辈子,可以“退休”享享清福了,干么还要打草席?杨大妈回答道,自己岁数大了,身体有病,儿女们负担重,自己现在虽说做不了重体力活,但还能自食其力,现在老了,只能陪着打草席这种“老古董”来打发闲暇时光,减轻点儿女们负担,亦可以打发闲暇时光,贴补点家用。


_DSC5476

在老姐姐家幽默风趣畅聊了约一个小时后,杨大妈起身准备告辞提腿回家,她说我的“上班”时间已到,今天我的任务是完成6床,现在才完成3床,为了目标,为了能吃上肉,过上好日子,我得加油,不落下,向老姐姐看齐。坐在普大妈身旁一边看她打草席,一边和她聊天,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约三个小时,到该起身告辞时间了,普大妈见我有离开之意,连忙说,我还有任务没完成,我得加紧时间,就不起身送你了,你慢走,有空常来。我起身拎起摄影包,慢慢移步走出小院,在即将提腿迈出大门的一刹那,我回头望去,普大妈佝偻着身躯,依然围坐在席子架前,双手仍在不停忙碌编草、送棍、拉草、压尺,稻草在筋线中穿梭,时光在指尖悄悄流淌。望着她忙碌的背影,我感慨颇多,心中五味杂陈,我在内心深处默默念叨,感恩遇见,留存于村史馆积满灰尘的席子架能复活呈现在我的眼前,穿梭在指尖的技艺能再次苏醒,完全得益于普大妈这代人的默默坚守。


40dc9b159c0d39d29d7c91cb5f391bd

 

阅读 4153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王和平

现居新疆石河子市,“湿地保护”志愿者。

史殿才

我是一名“湿地保护网”的志愿者,喜欢摄影,愿把大自然的美景分享给大家!

张海波

贵州贵阳人,工程师,硕士,生态学在读博士,现就职于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

运营:生态图像库   支持:关注森林网
京ICP备05067984号-28
基于E-file技术构建